Menu Close

主頁

寶善島大乘定心寺

寶蓮初吐靈光現
善聽潮聲送晚鐘
島上松風拂古樹
大浪淘沙滌滄海
乘雲欲上臨遠岑
定心靜處悟禪機
心隨明月映滄波
寺外花開伴古鐘

寶善島佔地47公頃,約一個東京迪士尼樂園大小。

主要修行空間

寶善島定心寺 :
寶善島是一座四面環海的靈修聖地,島上綠意盎然,海風輕拂,處處散發著寧靜祥和的氣息。這裡不僅是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更是古佛道場「定心寺」的所在地。 

定心寺主殿:
巍然矗立於島嶼一隅的獨立山屿上,朱紅色的殿柱與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飛檐斗拱盡顯佛教建築的莊嚴氣韻。殿內供奉著佛金身像,每日晨鐘暮鼓,梵音繚繞,僧眾在此誦經修行,靜心禮佛。

講堂 :
是僧人講經說法與信眾聆聽佛法的主要場所。講堂寬敞明亮,設有莊嚴的佛壇與講座區,四周環繞著佛教經文的壁畫與書法作品。

藏經閣 :
位於主殿的一側,是寺廟珍藏佛教經典與文獻的寶庫。閣內設有古樸典雅的書架,收藏了大量經書、佛教典籍以及珍稀的手抄經卷。

經堂 :
法會、誦經、念咒、供養、禪修等活動。

轉經廣場 :
主殿外的廣場設有一圈精美的轉經筒,排列整齊,雕刻著經文與佛教圖案。信眾可在廣場上順時針繞行,輕輕轉動經筒,將經文的功德與祝福傳播於四方。

僧舍區
環繞主殿而建的僧舍區布局嚴謹,分為方丈室、男眾寮房與女眾寮房。

方丈室:
方丈室的現代化設施包括智慧控制系統,視頻會議設備,電子書籍閱讀器及數位化的法務資料庫等,不僅提升了居住的舒適度,還促進了修行的效率,使得傳統的靈修生活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為方丈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工作與修行環境。

男眾寮房 及僧侶日常

女眾寮房 及生活日常

每間禪房簡樸清淨,窗外竹林搖曳,為修行者提供寧靜的起居空間。

地底蕨藻人工養殖場

地底蕨藻人工養殖場為踐行佛教不殺生、持素及精進勞作之精神,於地底開闢蕨類與藻類培育區。此舉兼具多重善緣: 

1. 護生持齋
– 封閉地底環境杜絕蟲害,徹底避免農藥殺業,所產潔淨素食合乎戒律。 
– 藻類富含蛋白、蕨類具備纖維,均衡營養皆由慈悲耕種而得。
2. 自養利他
– 僧眾輪值耕作,既解糧食自足之需,餘量更可外換道糧資具,減損信施負擔。 
– 地下勞動取代地面農務,大幅降低誤傷微細眾生之虞。 
3. 勞作養道
– 依「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古訓,僧眾按時段分組培植,以農事為禪功,對治懈怠。 
– 暗室中專注栽培,正念相續,成就動中修持之勝緣。 

此體系融攝戒律、禪修與利生,令法身慧命與色身資糧共榮滋長。

膳食機械人

專為島上居民提供高效、個性化的餐飲服務,包括食物製作、配送及營養管理。

特點:
1. 精準送餐
– 配備自動導航,能穿梭於島上街道或建築物內。
– 支援預約定時送達,即時追蹤餐點位置。
2. 營養管理
– 連接居民健康資料庫,建議符合個人需求的餐單。
3. 多語言支援
– 適應島上多元族羣。

醫護機械人,為僧眾提供島上醫護

手術機械人 :
實現「精準、無痛、安心」的醫療體驗。

復康機械人 :
搭載生物反饋系統,監測脈搏、經絡能量,提供氣功導引按摩與經絡疏通療程。

保安機械人 : 守護這片靜謐的靈性之地

巡邏機械人 :
24小時AI視覺巡檢,人臉識別訪客。搭載非暴力驅離裝置。兼具科技與佛法加持,威儀中帶著慈悲。

氣功機械人——古漢魂

在島的上方偏僻處,坐落著一個氣功機械人——古漢魂。 

他融合能量控制、頻率與振動尖端科技,宛如一位能量大師。 

當設定為「養」模式時,古漢魂可釋放精準調控的能量波動,促進細胞再生、能量平衡及身心康復;

而當切換至「殺」模式時,他能將能量聚焦為高效攻擊手段,迅速消除威脅,執行保安與防衛任務,守護這片靜謐的靈性之地。

文化與修行的體驗

觀音閣 :
是最古老的木結構樓閣式建築,一座三層木結構的樓閣;中間腰檐和平坐欄杆環繞,上為單檐歇山項。閣內中央的須彌座上,耸立著一尊高聳泥塑觀音菩薩站像,頭部直抵三層的樓頂。觀音菩薩面容慈祥寧靜,低垂的眼簾透露出無限悲憫。

舍利塔 :
外部雕刻精緻,富有藝術價值。塔內供奉佛陀真身舍利,地宮長明燈千年不熄,塔周繞行可積累無量功德。

平面視覺藝術館:
以其極具現代感的科技化外觀令人眼前一亮,整體設計流暢而富有未來感,結合創新材質與幾何美學,完美展現出科技與藝術交融的獨特魅力,為訪客提供靈性與藝術的體驗。

進入藝術館

環島基建

碼頭:
紅木栈橋延伸入海,是物資與訪客主要通道

直昇機坪:
位於島嶼崖邊,承擔緊急醫療與要客接送任務

環島小火車:
是寶善島上獨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整條循環線以高效運行為特色。仿古車廂串聯碼頭、主殿、觀音閣等大站點。

玻璃栈道:
懸掛在高空,使遊客能夠俯瞰下方的地形或水域,增強視覺體驗。

結語

在寶善島,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以另一種形式實踐著菩薩道。透過智能技術,修行與弘法的方式得以革新,讓古老的智慧更貼近當代人的生活,人們看見的是佛法的現代化身。 

「科技是現代方便法門,讓佛法智慧無遠弗屆。」

–定心寺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