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上菩提修行藍圖:《大乘莊嚴經論》解說(上)
內容簡介
《大乘莊嚴經論》,是古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僧人無著所撰(或說彌勒造頌,無著傳出,世親造釋),唐朝波羅頗迦羅蜜多羅漢譯。是唯識宗的「六經十一論」之一。現代另有經索達吉堪布比較藏文版本潤飾文字的漢譯本,另取漢譯名稱為《大乘經莊嚴論頌》:具足七大,稱為大乘,以圓滿所有大乘經藏之密意的五種無上義理而成為開顯莊嚴,所以此論名謂「經莊嚴」,因為它以偈頌闡釋,故謂「頌」(理由類似窺基大師)。
藏文本由吉祥積所譯出,藏傳佛教認為此書作者為無著菩薩於兜率天法宮中,直接受補處彌勒菩薩親傳《慈氏五論》之一。1907年,法國學者Sylvain Lévi在尼泊爾發現了此經的梵文寫本。
此論的註釋有藏譯本的《世親釋》、《大乘莊嚴經論•無性釋》與《大乘莊嚴經論•安慧釋》。

無上菩提前行道:《大乘莊嚴經論》解說(中)
內容簡介
《大乘莊嚴經論》,是古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僧人無著所撰(或說彌勒造頌,無著傳出,世親造釋),唐朝波羅頗迦羅蜜多羅漢譯。是唯識宗的「六經十一論」之一。現代另有經索達吉堪布比較藏文版本潤飾文字的漢譯本,另取漢譯名稱為《大乘經莊嚴論頌》:具足七大,稱為大乘,以圓滿所有大乘經藏之密意的五種無上義理而成為開顯莊嚴,所以此論名謂「經莊嚴」,因為它以偈頌闡釋,故謂「頌」(理由類似窺基大師)。
藏文本由吉祥積所譯出,藏傳佛教認為此書作者為無著菩薩於兜率天法宮中,直接受補處彌勒菩薩親傳《慈氏五論》之一。1907年,法國學者Sylvain Lévi在尼泊爾發現了此經的梵文寫本。
此論的註釋有藏譯本的《世親釋》、《大乘莊嚴經論•無性釋》與《大乘莊嚴經論•安慧釋》。

無上菩提正行道:《大乘莊嚴經論》解說(下)
內容簡介
《大乘莊嚴經論》,是古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僧人無著所撰(或說彌勒造頌,無著傳出,世親造釋),唐朝波羅頗迦羅蜜多羅漢譯。是唯識宗的「六經十一論」之一。現代另有經索達吉堪布比較藏文版本潤飾文字的漢譯本,另取漢譯名稱為《大乘經莊嚴論頌》:具足七大,稱為大乘,以圓滿所有大乘經藏之密意的五種無上義理而成為開顯莊嚴,所以此論名謂「經莊嚴」,因為它以偈頌闡釋,故謂「頌」(理由類似窺基大師)。
藏文本由吉祥積所譯出,藏傳佛教認為此書作者為無著菩薩於兜率天法宮中,直接受補處彌勒菩薩親傳《慈氏五論》之一。1907年,法國學者Sylvain Lévi在尼泊爾發現了此經的梵文寫本。
此論的註釋有藏譯本的《世親釋》、《大乘莊嚴經論•無性釋》與《大乘莊嚴經論•安慧釋》。


大圓滿:佛陀的終極理念
內容簡介
大圓滿是密宗寧瑪派的法寶;大圓滿法的果,則是即身成佛的無上勝果。
本書大致可分兩部份,前部份把心髓派幾個重要術語:密續、金剛、壇城、九乘、閉關、虹霓身和大圓滿的根據「內心本質的覺醒」闡述內涵或修持意義;接著後部份把自我解脫的「基礎」、「道路」和「果位」完整地披露出來。最後以大圓滿心髓蓮華生大師空行心髓的具體修持作結,其中有不少珠巴活佛親傳的口訣,不獨漢地未有,就算藏地一般小活佛也未曾聽聞。
眾生都有如來藏,這就是大圓滿。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說:「大圓滿修行者要在任何時間保持安住於真實狀態下的放鬆,示現於無盡生起現量,才能事事依法而住,隨法而行。」
學佛唯有達到這樣的境界,才能徹見自己的本來面目。

他們來自銅色吉祥山:寧瑪護法
內容簡介
藏傳佛教有著讓人幾乎數不清的護法神,且形象往往令人望而生畏;而他們所持的法器,更是使人在乍見之下不寒而慄。倘若不明白他們被佛法攝服的過程,及此時所擔負的護法重責,並明白每一法器所象徵的意義,是難免會心存疑惑的。為了向學人解惑,承上師慈悲開示,將藏傳佛教寧瑪法脈護法神的來由,與護法的法務所在,一一為我們說端詳。
全書的主旨精神,總括在書名:「他們」指的是寧瑪派的護法;「銅色吉祥山」,是密乘教主蓮華生大師居住的地方。密乘護法忠心不二地守護著佛弟子,不是因他們的祭祀讚詞,而是一個共同信念把佛陀關懷生命的智慧延展下去。
翻閱本書後,你必定會對護法神的慈悲護生、忠誠堅守誓言的無窮威力,生起敬畏佩服之心。這時,你修行道上的障礙可要誠心祈請護法神去協助排除哩!



雪域虹光:光明金剛密庫
內容簡介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之所以不辭艱苦地越過崇山峻嶺,在崩天的泥流中深入雪域,乃因為法忘軀的願力在發用所致。慈悲的上師在求法的過程中,護法女神金剛玉燈母展露著笑顏正在前方迎接,蓮華生大師則在耳畔剴切地叮嚀。慈悲的上師於是奮不顧身地堅定著學佛的誓句,終於在安章寺得到光明寶藏的傳承。
對於成就者慈悲的金剛上師卓格多傑求法學佛的精神,讀者誠然會頓然生起仰慕欽敬之心。上師對佛學的造詣,無論是密乘和顯教,廣博莫測,就連現今很多研究佛學的教授,也遙不可及;皆因上師是真真正正肩負弘揚佛祖教法,願求眾生皆能解脫苦海的大導師;所以單是有緣有福閱讀上師這部有關正宗寧瑪派傳承的書,你會仿如置身於聖者的關懷裏,獲益良多。



九會毘盧:華嚴圓教啟示錄
內容簡介
在芸芸佛法弘揚者當中,當今你能遇上精通佛教博大義理,並且一直在孜孜不倦、有教無類地將佛祖《般若經》系列,以現代語言文字演繹的慈悲與智慧皆圓滿的大導師未有?金剛上師卓格多傑這部《九會毘盧-華嚴圓教啟示錄》經典著作,就最適合現代鑽研「空」和「有」等殊妙宇宙真諦之學者細閱。若你能進一步將一直以來所學的深奧佛教哲學,如一真法界、真實性、一心、二門、法身等等等等正確地理解,不只是口頭上得益,而且還能有效地、善巧地貫徹履踐,令自己提升成為高質素的佛學修道者;這書是你圓通義理和實修的啟示錄,解開你對很多見的細微錯謬之處,因為自始你將對人生的意義有另一番豁然的見解。

心止師教(1):第一部份:大圓滿龍欽心髓共同外前行
內容簡介
死魔一直就在我們附近,如夕陽照影,無可改變,不能停息,驀爾來臨。
無論是生於大地或是天界,你可曾見過一個不死的眾生?或曾聽聞過此事?或曾懷疑過會發生此事?
若有生則必有死。在六道中,沒有人曾見過或聽過有生但沒有死的眾生,就算在天界亦然。其實,我們也從來沒有懷疑過一個人會死或不會死,因為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尤其在劫末,我們生於壽命無常的南瞻部洲之處,很快會死亡,因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死亡便越來越接近;壽命只有越來越短,不會延長。
這些智慧教言是經由巴楚.鄔金吉美曲吉旺波(Patrul Jigme Chokyi Wangpo 1808-1887)、安章珠巴卓杜巴握多傑(Adzom Drukpa Drodul Pawo Dorje, Natsok Rangtrol, 1842-1924)、嘉色.久美多傑(Gyalse Gyurme Dorje 1895-1959)、安章珠巴活佛(Adzom Chogar of Kham, Druktru1 Rinpoche 1926-2001)傳承給卓格多傑(Chogtseg Dorje, Hong Kong),並以中文作為語言媒介,饒益追求生命甚深智慧的暇滿有緣人。

心止師教(2):第二部份:大圓滿龍欽心髓不共內加行
內容簡介
除非你的私慾已斷絕,否則不應急於行利他的事業;取而代之的就是祈願所有具善根眾生,都因聽聞你的祝禱、持咒和誦經而得解脫。
每次修畢水供和施身法後,觀想這次的修法皆是圓滿正法的布施。
魔尤其憎厭那些能忍辱修行的人。法愈深奧,魔愈巧妙。
我們在這五濁惡世,修持甚深法義,行持廣大善業,很容易被世俗生活所誘惑,家庭親友所阻擾,病患魔礙作逆緣,自心也生起疑惑和顧慮;正法的障礙變化多端,無非都是要摧毀你的善業功德。
假如你真誠精進修持皈依作為對治,任何抗衡你修行的障礙會隨之而轉成順緣,你的功德也將不斷增長。
這些智慧教言是經由巴楚.鄔金吉美曲吉旺波(Patrul Jigme Chokyi Wangpo 1808-1887)、安章珠巴卓杜巴握多傑(Adzom Drukpa Drodul Pawo Dorje, Natsok Rangtrol, 1842-1924)、嘉色.久美多傑(Gyalse Gyurme Dorje 1895-1959)、安章珠巴活佛(Adzom Chogar of Kham, Druktru1 Rinpoche 1926-2001)傳承給卓格多傑(Chogtseg Dorje, Hong Kong),並以中文作為語言媒介,饒益追求生命甚深智慧的暇滿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