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滄海熔金吞落日,虯枝獨抱雲霞。 紅衣小立數棲鴉。 浪淘千劫影,風動一袈裟。
忽見青枝垂玉露,原非樹亦非花。 潮聲說法到天涯。 須彌藏芥子,光裡現恒沙。
〈紅衣小僧香港赤柱海濱觀橡樹隨觀念住〉
在香港赤柱那寧靜的海濱,紅衣小僧凝神靜聽大海心語,目光穿透時光,看見一幅鮮豔的水彩日落圖。火紅的橙色與紫色在天際交織,為一棵古老橡樹披上了聖潔的光環,其枝幹猶如張開的雙臂,溫柔迎向輕拍岸邊的波浪。遠處隱約透出鬱鬱蔥蔥的綠意與幽深的私園,共同編織出一層神祕的氛圍,而海面上則映著那璀璨跳動的天光。柔和的金色光線灑滿每個角落,不僅愈發襯托出景致之美,更仿佛昭示著紅衣小僧於當下呼吸間自然悟得的因緣妙法。
樹幹之定
橡樹根深蒂固、堅韌不拔,正如「奢摩他」般止定的紮根,與《楞嚴經》所言「狂心頓歇,歇即菩提」相呼應,成就了修行的堅實基石。
枝迎浪之慧
隨海風吹拂而搖曳的枝條,仿佛具備了「毗婆舍那」的靈動覺照;而海浪那輕柔拍岸的節律則隱隱代表著「呼吸觀」的連綿不絕,樹與浪間的曼妙互動,正是「止觀雙運」詩意的生動寫照。
火紅橙紫的天空
那燦爛的虹彩在古樹映衬下,更可解讀為「五蘊熾盛」的世間相。修行者如能效法這古樹「於相離相」的自在境界,即便面對塵囂萬象,仍能守住心性清明不惑。
水面反射閃耀天空
當小僧洞見此理,便知「波水一味」的真諦——紛擾的浪花與澄明的水性,本一無二,本質同源。
柔和金光
那灑落的金色光芒,不僅是自然光線的描摹,更象徵著普照萬物的佛性光明。小僧眼中的「水彩日落」,正是緣起暫現的華嚴法界藍圖,彰顯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究竟圓融。
於是,紅衣小僧沉聲吟唱起「觀橡樹偈」:
枝迎滄浪月,根定須彌山;
剎那紛彩散,唯餘海天寬。
202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