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双调·沉醉东风·人工鱼礁 科学放生

曙色染柔蓝浅泓,

红袈裟点破溟濛。

驾轻舟,琉璃动,

布奇礁、珊瑚骨垒琼宫。

隐线参差禅意浓,

恰似那、山河妙种。

放八珍鳞光眩涌,

虎笛鲷篮鲈各西东。

沐朝晖、星芒簇拥,

觅生机、新苑从容。

法舟引渡慈航送,

饵料匀施造化功。

有潜蛟稳礁如定峰,

有飞凫饲鱼若拈梦。

固无常、手底禅锋,

演因缘、波间妙用。

协无言、舟水共溶,

证空空、慈悲自涌。

这礁台是菩提境逢,

庇众生启般若藏宏。

微道场、海天恩重,

科技心、慈悲根共荣。

待明朝鱼龙跃浪丰,

应佛言、万类春潮诵。

雾散也金鳞戏晴空,

舟影淡融霞霭中。

一幅画:红裟缀水晶,

蓝绸裹金缕,

碧浪托禅钟!

在曙光初露的晨曦裡,寶善島東面近海鋪展出一片柔藍。海水僅有三米深,卻蘊藏著無限生機。十位紅衣小僧身著鮮紅僧衣,駕著輕舟在閃爍的海面上緩緩行進。他們心懷慈悲與智慧,並將事先精心打造的五個人工魚礁,在這靜謐水域中穩穩放下——這些魚礁形狀各異、線條隱約,恰似大地間流動的禪意,昭示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夢想。

隨後,他們放生了八種魚類:虎魚、隆頭魚、天竺鯛、紅笛鯛、眶棘雙邊魚、細鱗魚、長鰭籃子魚與鱸魚,各自帶著自己獨特的光彩與韻律,游向那人工築就的新天地。水中,一群群魚兒在朝陽的映照下,若星辰閃爍,匯成一幅流動的生命畫卷。正如這些魚類各自尋覓生機,紅衣小僧們也用行動展示著他們對自然法則的體悟與尊重。

有的紅衣小僧敏捷地跳入海中,手法穩健地將每座魚礁的細節打磨固定,彷彿在以靜心禪修穩固世間無常的諸法;而有的則駕著小舟,悠然引領著魚群在新環境中尋覓食物,猶如菩薩以慈悲之手引渡眾生於苦海之中。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對因緣互依、無我空性的深刻理解;他們在水中、在船上,彼此協作,又都回歸於一種靜謐無言的修行。

在這看似簡單的放生儀式中,人工魚礁不僅是科學與環保的實踐,更凝聚了佛法中庇護眾生、啟發智慧的寓意。它們猶如世間的一座座微型道場,既是大自然恩惠的見證,也是修行者心中那份無私慈悲的具體象徵。紅衣小僧們深信,這片海域將在未來迎來充滿生機與豐饒的奇景,正如佛陀所啟示:在萬象更新之中,慈悲與智慧能夠孕育無限的可能。

當陽光穿透晨霧、灑落在這片新生的海域上,寶善島附近海波粼粼。紅衣小僧們的身影、魚礁與魚群共同編織出一幅動人心魄、詩情畫意的生命禪圖,也昭示著人間與自然、現代技術與古老智慧融合的美好未來。這一天,他們用行動證明:每一個用心創造的奇蹟,都能化作滋養眾生的希望之光。

2025年6月11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