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曙色初開東涌,紅衣出站,步履從容。袂影飄風,燃點冷陌深冬。
過千蹤、人潮似水,浮一粟、思緒如虹。向幽通,曲蹊藏境,隱喻重重。
朦朧。霓磚疊幻,剎那空色,觸處禪蹤。藝海尋真,萬形無相卻相逢。
對丹青、低眉若語,參泥木、合掌疑空。坐疏櫳,慧光懸處,照徹心鋒。
在晨光初露的時刻,紅衣小僧從熙熙攘攘的東涌綫九龍站踏出,步入那片屬於自由空間的懸浮夢境。他那鮮紅的袈裟在晨風中飄動,彷彿一抹熾熱的火焰,挑戰著都市冷峻的灰色調。人群匆忙,卻似靜水微瀾,在他周遭劃出一道道流動的光影,使人之間的相遇多了份難得的沉思與靜謐。
沿著曲折而充滿隱喻的小徑,他邁向M+博物館——這是一個現代藝術匯聚的殿堂,也是他靈魂得以洗滌與沉澱的場所。街角的霓虹與古舊的磚牆交織,在不經意間映射出禪意的空靈與歲月的痕跡。每一步,都似在尋找那從心底湧現的真我,在都市的煩囂中尋得一絲寧靜。
進入博物館,那裡的展廳猶如另一個世界。作品前,他停下腳步,雙眼深邃而虔誠——彷彿聆聽著畫布與雕塑中無聲的祈禱。對他而言,每幅藝術品不僅僅是色彩或形狀的堆疊,更是一段段心靈的故事、一種對生命無常與覺悟的詮釋。他看見了藝術家用筆觸勾勒出對苦難、對美好的沉思,這一切與他長年禪修中追尋的智慧不謀而合。
他端坐於展廳一隅,彷彿在與每件作品低語。那幅抽象畫的流動線條讓他感受到“空”的意境——無限延展的虛無中隱藏著無數可能,如同禪宗中所闡述的心境轉化。旁邊一尊雕塑,厚重卻飄逸的構造讓他思考著生與死的輪迴,以及對世俗繁華的超然。每一件藝術品,都在他心中激起層層波瀾,使他在寧靜當中獲得啟迪與安慰。
在這片融合現代創意與傳統智慧的空間裡,他感受到的不僅是藝術的美,更是一種與世界對話的方式。紅衣在黑白的畫面中曾經迴響,如今在彩色的現實中顯露出最真實的生命光彩;他的內心,也在這趟從九龍站到博物館的旅程中,悄然完成了一次從俗世到心靈的轉化。也許這正是當代藝術所訴說的精神——在不斷變換的形式之下,依然守住那份歷久不變的寧靜與悟性。
這就是那位僧人對藝術的評價:在流轉的時光中,每一件作品都是一盞明燈,照亮著他不斷探求心靈深處那片未被塵囂污染的聖域。從匆匆塵世中走出,再以虔誠目光回望,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悅耳的智慧琴音。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