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霧綰袈裟色,師命啟松扃。
遙迎瀛海孤客,銀縷溯前生。
素袂凝霜未語,眸底松仁初破,五百載風燈。
翻貝葉,參戒相,觸靈冰。
忽忘師訓,邀月同瞰萬峰青。
衣角星河欲墜,眉隙鄉愁難熨,滄脈接皇陵。
晨磬收殘夢,爐篆鎖心經。
紅衣小僧在清晨的薄霧中,接到師父的訓令:接待一位遠道而來的歐洲貴族女施主。她衣袂素雅,髮絲間隱約映出銀絲的冷光,彷彿承載著五百年皇族的宿命與風華。她微笑時,眸光宛如剛剝殼的松子,透出既堅定又溫潤的底蘊。
送她踏入茶室,紅衣小僧以最純淨的山泉溫盻上香茗。女施主舉杯輕啜,倏忽間,茶香在空氣中開成一片翠綠,她頷首示意,似乎連天地也為之屏息。小僧聽得心中翻湧,卻不敢有絲毫多禮,唯有手指輕觸茶缽緣,禮敬無聲。
日間禪課後,女施主隨小僧參觀經藏,指尖輕拂經卷封面,仿佛與先祖的靈光相對話。她幽幽開口,問及「戒」的真諦,妙語連珠卻不矯情;小僧被她的慧眼所動,誤將師訓與私慾混淆。思索片刻,他竟擅自邀她夜遊後山,以月色為燈,俯瞰萬籟無聲。
攀至山巔,雲海宛如流轉的綢緞,女施主面向遠方,唇角勾起易碎的鄉愁。紅衣小僧忽然覺得,自己不是單純的侍者,而像一位尋求歸屬的旅人。他在月光下低聲禱念,卻也慶幸這一步越界,讓他看見了她身後那一脈皇室的滄桑,也看見自己未曾察覺的渴望。
回到道場,晨鐘敲起,小僧跪於佛前,放下剛才的越矩與情思。他明白,真正的布施與持戒,是在無聲中自持清明。女施主靜坐殿中,似懂非懂地望向他,優雅的微笑中,融進了感謝與不言的諒解。
在這短暫的幾日相處裡,紅衣小僧與歐洲皇族女施主彼此點亮了心中的一盞燈。他將這段越界的接待,深鎖於香爐煙霧裡,讓每一次呼吸都成為修行的證明。
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