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災驟起
韋帕嘯,南海裂蒼穹。
西登迫,十號懸,業浪捲迷濛。
算無明火,貪嗔種,吹萬竅,墮輪中。
紅衣涉劫
僧衣動,穿街夜,如涉沼,聽魘語,碎時空。
燈顫影,車搖慄,葉泣途窮。
看洪流倒灌,傘破萬人蹤。
浪打頹櫳,沒孤鴻。
業相如是
天垂怒,非無故,人心垢,報應同。
依正轉,隨緣現,一念障,即災兇。
落日餘灰燼,壓城黑,窒心胸。
風過處,繁華洗,剩荒蹤。
覺性呼喚
待澄波息浪,蓮月照禪鐘。
共懺昏風。
香港天文台於7月20日發出預警,颱風「韋帕」正從南海迅速北上,預計將以「西登」路徑從本港西面登陸,懸掛十號風球在所難免。
佛教視「天災」非純屬偶然,而是眾生集體業力與心念的果報顯現。颱風屬於「風災」範疇,其根本因緣在於眾生的愚癡:執著、誤見與無明,並由此滋生貪、嗔、癡等煩惱,最終在大自然中匯聚成強烈風暴。從業力觀點而言,韋帕既是人心昏沉的外顯投射,也是提醒世人覺醒無明、修習智慧的重要符號。
十號風球下,紅衣小僧悄然踏出寺門,風隨夜幕而起,扭曲了空氣的流動,將熟悉的街區瞬間幻化成一片漆黑沼澤。沒有嘈雜,只剩摩擦的夢魘般聲響在夜色中迴盪,宛如跨越時空,進入一場光怪陸離的深夢。
街道冷清,人群被狂風驚散,行人一一隱沒在呼嘯中。淒涼的落日僅存最後一絲餘暉,灰色天幕彷彿壓在每個人胸口,為本已沈重的心情再添陰鬱。
洶湧的狂風撕扯建築與樹枝,雨水猶如洪流般灌注馬路。孤立的路燈在顫抖,行走其間如同涉水漫步,連一聲鳥鳴也被摧毀於亂風之中。
雨幕與風聲合奏,激起高聳浪花,將街區淹沒。行人緊撐雨傘,衣服全濕,或凝神傾聽雨聲,或奮力在洪流裡掙扎,還有人渾然停步,靜看這詭譎卻又沉靜的風暴畫面。
黑暗如潮水般席捲夜空,將笑聲與陽光一併吞沒。颱風猶如無情的客人,排山倒海般襲來,令所有人無處可逃,驚懼與淚水成為共同的記憶。
滿街落葉在風中旋轉,彷彿傾訴著自己被洗禮的故事。汽車於狂風中劇烈顫動,每一下顫動都讓晦暗街道更顯陰森。行人腳步艱難,似駱駝履霜,風吹過內心的恐懼與壓抑,令夜晚多了一份寒冷與孤寂。
颱風來勢洶洶,帶走了暑熱,也抹去了小鎮日常的喧囂,留下一片荒涼。自然與人心息息相關:人心清淨則風調雨順,若人心不正則災難乍現;此即「依報隨緣、正報轉」之真理。
2025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