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心澄映銀鉤影,泠泠素輝流渚。雪覆禪盌,經掩紅袖,一霎鷺痕輕度。空明自語。正蛙破圓荷,葉舟浮露。石徑無聲,履霜誰見去來處?
垂楊還縈舊月,認波光是我,非渠非汝。柳外風移,橋邊身幻,都作白翎飛羽。三禪妙句。任滿目紛華,本真還護。萬籟停時,夜蓮開半畝。
夜色如水,皎潔的月光撒在池畔,映出一隻白鷺的倩影。紅衣小僧靜坐於石階,半卷經書,雙目微闔,彷彿要將這整個世界都攬入胸中。月色、白鷺與禪碗共融成一幅無聲的畫,一切言語在此打住。
一雪輕落,銀碗之中瞬被覆白。那雪與碗,無聲地契合,如同禪心之純淨不染。明月映照下,白鷺展翅而過,其影融於月華,卻不留痕跡。小僧凝視這一刻,心中默念「銀碗盛雪,明月藏鷺」,他終於領悟:本來潔淨的心性,自有陰晴圓缺,卻永不染塵。
又一聲蛙鳴,池面微起漣漪,荷葉漂浮如舟。小僧輕輕起身,步履無聲地滑過石橋。每一步,都像在無垠的空間中漫遊,既不向前也不後退。他心無所住,身亦無所依,正是「心心不觸物,步步無處所」的自在境界:走過的不是路,停留的不是境,而是超越有無的自在行住。
轉瞬之間,月影漸幽,湖畔垂柳婆娑。紅衣小僧復坐,凝神望向水中自己的倒影。那倒影漸漸模糊,彷彿化作白鷺;而他,也如白鷺般掠過波心,卻從不被波心所限。這一剎那,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我與他相生不二,又相互無礙。
畫畔無聲,禪意無邊。紅衣、月光、白鷺、雪、漣漪,皆是心中三句禪語的活化。願此圖,能伴你穿過紛擾,回歸本真。
2025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