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鵲橋仙·奈良公園菩提樹

苔侵石冷,櫻隨衣動,微雨傘花輕舉。

一株靈木抱春來,渾不似、東瀛風物。

唐鐘遞響,梵煙低繞,五重塔邊認取。

他年蔭覆妙閣時,記曾有、紅塵立雪。

【注釋】

1.”傘花”:化用日本和傘意象,狀紅衣小僧持傘行於微雨之姿 。

2.”靈木”:指菩提樹苗,暗合”穿越千年的靈光”原文意象 。

3.”立雪”:雙關達摩立雪典故與栽樹時春雨場景,喻求法決心。

在春日微雨的午後,紅衣小僧踏上了奈良古寺的石道。他的身影在苔蘚與櫻花之間輕盈穿梭,胸中藏著比肩山嶽的願心。他來到興福寺,並非只是為一場參拜,而是為了守護一段從唐土漂洋而至的佛緣——一株由遣唐使帶回、千里迢迢的菩提樹樹苗。

寺中鐘聲悠悠,小僧站在五重塔下,低頭向守殿的老僧獻上那小小的樹苗,枝葉仍顯嬌嫩,卻蘊含著穿越千年的靈光。經興福寺委託奈良農業大學詳研,確認了觀音妙閣後方一塊靜土,水源清冽,朝光柔和,氣候與土壤皆適菩提樹之生。這裡,或許就是它成道的歸處。

小僧向方丈稟述此樹之由來與意義。他合掌低首,聲音雖輕,卻字字含金:“佛陀於菩提樹下悟真理,今日栽此聖苗,是願來者得其庇佑,修心定念,終有一人得大覺於此。”方丈沉思良久,望向晨霧中的妙閣,道一句:“緣深福至,就在此地。”

選日,擇時,小僧謹慎如儀。終於在一個立春清晨,他在觀音妙閣北側挖穴培土,植入菩提樹苗。種植儀式簡樸卻莊嚴,他跪於泥土前,默念佛偈,心許願:“願我寺為大乘定心之所,此菩提樹下,有緣人定心悟道,慧光普照。”

微雨再次落下,如同諸天灌頂,樹苗在晨光中微微晃動。它未來的枝葉或許將覆蓋整座道場,而此刻,它只是靜靜扎根,聽著小僧的祈願,在奈良的春風裡成長。

2025年8月6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