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後風清,燈臺影寂,紅衣獨倚雕闌。
滄波萬頃,鹽絮撲眉間。
合掌徐溫素盞,看翠葉、舒展雲煙。
無常今始信,香隨熱散,韻逐涼遷。
更誰記,浮生幾度悲歡?
極目層巒疊浪,斜陽外、光景千般。
瓷甌罷,餘馨猶在,心月已孤圓。
—
**註釋**:
1. **「鹽絮」**:化用海風鹹澀如鹽,絮狀雲影之態,暗合「海鹽與山風餘韻」
2. **「心月孤圓」**:取自禪宗「心月孤圓光吞萬象」典故,喻小僧頓悟後心境澄明,自性圓滿
午後時分,燈塔頂端的紅衣小僧靜坐於欄杆邊。海風拂面,他合掌置茶,輕輕洗盞、溫壺。茶葉在熱水中徐徐展開,草木清香氤氳,攜帶海鹽與山風的餘韻。
他閉目調息,以五至十分鐘的小歇為界。呼吸與茶香交織,心念漸歸平靜。每一次吐納,都是對「無常」的悅納:熱湯冷卻、香氣散盡,皆映照人生的流轉。
抬眼望去,寶善島的山影疊嶂,碧波倩影隨日光流動。瞬息萬變的雲霞在山巒間滑過,猶如心念升落;海浪拍岸,演繹因緣起滅。小僧忽覺萬法一如,此刻即是道場,他的每一息呼吸,都與天地合一。
茶盞畢,餘香猶存,他輕輕放下瓷杯,目光澄明。繁忙之中短暫的寧靜,教他不再追逐得失與未來。那份滿足,源於專注當下的覺知,也在每一次聞香品茗中,播下慈悲與智慧的種子。
2025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