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舞台劇 布施分別經新說

– 場景:雅潔書房。木窗外是一株榕樹。台上兩張英式單人牛皮沙發並排而坐,中間一張圓形小茶几,擺著一朿鮮花。

– 人物:

– 古漢魂(老紅衣小僧)

游戲海(少年紅衣小僧)

【序幕】

(燈光微暖。窗外風拂榕葉聲。兩僧對坐,茶香淡起。)

游戲海:(凝望花朿)師父,若一念起,施一物出,便成善否?

古漢魂:(微笑)你問的是「何謂清淨圓滿的布施」。不是手放出去那刻,而是心從哪裡來、施向何處、如何而行。

【第一場 核心問題】

游戲海:若只圖做好人名聲,或怕將來貧乏才捐,是不是也有功德?

古漢魂:功德有輕重。名聞利養、畏懼貧乏、夾雜傲慢與輕蔑,皆是「不清淨施」。如同清水入塵,雖能潤物,終不澄明。

游戲海:那什麼是「清淨施」?

古漢魂:以慈悲利他心,願成菩提,無取無住,名為無相布施。施而不住「我、他、物」三輪,如鏡映萬象而不染。

【第二場 動機分別】

游戲海:弟子常見三種心——求名、畏損、起慢。它們可否演法?

古漢魂:可。

(一指花)

——求名如將花舉於眾前,實則求目光;畏損如握花不放,給一瓣自保;傲慢如高舉花柄,俯視受者。皆失其本。

游戲海:若是清淨,應如何持花?

古漢魂:花本為香,任其香自至,不問誰聞。

【第三場 福田分別】

(古漢魂取出三張素紙,置於桌)

古漢魂:布施之田,有三。

——「敬田」:恭敬供養佛、法、僧,因其能生慧命。

——「悲田」:見貧病苦者,起憐愍心,救其急。

——「恩田」:父母、師長,有生育、教授之恩,施以報恩。

(合紙)

不同對象所感利益各異,但若以平等心、清淨心施,利益最勝。

游戲海:為何平等心最勝?

古漢魂:因不以人高下定價值,只以苦可滅、慧可增為準。

【第四場 所施分別】

游戲海:所施之物,又當如何分?

古漢魂:三事。

——「財施」:衣食資具,解一時之需。

——「法施」:演說正法,開示因果與解脫,能轉其心,功德深廣,往往勝於財施。

——「無畏施」:護生、護法、護人心之不恐,使眾生離怖畏。

(頓)

若論輕重:能拔根本之苦者為上,能續慧命者為先。

【第五場 三業成就】

游戲海:怎樣才算圓滿?

古漢魂:記取一式三環。

——意業清淨:行前觀心,不染求報。

——身業如法:所施之物清淨、得之正、用之正。

——口業正語:愛語、柔語、真語,令受者身心悅受。

三者具足,則所施不僅濟事,更淨其心。

【第六場 一百字法要】

(燈光聚於少年,似頓悟。)

游戲海:弟子試以百字記之——

「問何為最勝布施?在心、在對象、在方法。清淨利他心,勝於求回報;法施與無畏,往往勝於唯財施。等觀三田,應機施與;身正物正語正,則福德增長而不染。以無相之施,轉己亦轉人,於當下種下解脫之因。」

古漢魂:(點頭)能記,還須能行。

【第七場 三大警策】

(古漢魂起身,輕扣茶几三下,似鐘聲。)

古漢魂:

其一,「顛覆常識」:布施若雜貪慢恐,功德微小,先照見起心動念。

其二,「明辨輕重」:學會取捨,以能拔苦增慧者為先,有限資源用於最大善。

其三,「黃金標準」:身口意三業清淨,使布施不止於善行,而是般若的實踐。

游戲海:弟子受教。從今每施,先問三事:我心清否?此物正否?此語柔否?

古漢魂:更問一事:願不願讓對方少一分怖畏,多一分光明。

【收束】

(窗外風過,榕影搖。古漢魂端起茶,遞之。)

古漢魂:記住——施到忘我,受而不負,法自在人心。

游戲海:(接茶,合十)願以此心,行於市井人間。

(燈光緩暗。榕葉聲遠。)

2025年9月1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