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褐水漾紋細,磯石浸寒裳。
正雙小,僧肩並,浣衣聲長。
蹙眉處,濯盡塵泥千斛,擰取月華涼。
繩索揚。赤幟獵獵,似說法、萬疊雲裳。
淨杵叩心域,滌巾禮漢魂。
對蒼波、自證禪光。
笑他流濁,竟幻蓮香。
掛枝頭夕照,風捲袈裟成陣,山河俱入慈航。
待歸青嶂,槳聲裡、衣雲載滿經堂。
感言散文。 每逢星期三,河岸邊總會響起水聲與布料摩擦的節奏。紅衣小僧游戲海與朱雀,肩並肩蹲在石板上,將僧袍浸入褐色的河水裡。水面平靜無波,卻因他們的動作泛起細小的漣漪,像是大自然對這份恆常儀式的回應。
他們不僅洗淨自己的衣袍,也細心清理方丈古漢魂的僧衣。對年幼的他們而言,這並非單純的勞作,而是一種修行。每一次搓揉,都是對塵世煩惱的拂去;每一次擰乾,都是對心靈的淨化。
朱雀將洗好的僧袍掛上繩索,紅布在風中獵獵作響,像一面面小小的旗幟,宣告著純淨與莊嚴。游戲海則低頭專注於手中的衣料,神情安靜,仿佛在與水對話。
這樣的日子,沒有華麗的言語,卻蘊含著深厚的感恩。他們感恩方丈的教誨,感恩僧袍的庇護,也感恩大地與河流的滋養。洗衣的舉動,成為一種尊重的象徵——尊重師長,尊重傳統,尊重自然。
當太陽逐漸西沉,最後一件僧袍被掛上枝頭,兩位小僧靜靜望著在風中飄揚的紅衣。那一刻,他們心中明白,洗衣不僅是清潔布料,更是清潔自心。
2025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