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光浮脊瓦,金頂落慈雲。
日日扫复洒,不容纤物侵。
帚聲清梵界,心跡絕塵氛。
丹稚知勤拂,朱深入定勤。
仰簷聆鹿影,俯地見禪紋。
垢淨原無二,何須問偽真。
歸來堂下立,紅柱映黃幔。
感言散文
晨光灑落在定心寺觀音妙閣的屋脊上,金色尖頂閃爍著柔和的光芒,彷彿天界的祝福悄然降臨。寺院前的石階尚留著夜露的痕跡,空氣中混合著松柏的清香與香火的餘韻。丹心與朱雀,兩位紅衣小僧,正俯身於門前,手持掃帚,一下一下地清掃著地面。他們的動作不急不徐,彷彿每一掃都在與塵埃對話,也在與心中的雜念交鋒。
「掃塵除垢」,不僅是寺院的日常,更是修行的象徵。丹心年幼,卻已懂得將勞動視為修持。他曾問師父:「為何每日都要掃地?地不久又會髒。」師父笑而不語,只指著他胸口說:「這裡,也會髒。」那一刻,他明白了,掃地不只是清理外在的塵埃,更是洗滌內心的垢染。
朱雀年長些,動作更為沉穩。他不言不語,卻在每一次揮掃中注入了禪意。他的眼神不看地面,而是望向遠方的屋簷,似在聆聽屋頂上法輪與鹿像的低語。那是佛法的象徵,也是他心中不動的信念。掃帚在他手中,不只是工具,更是一種延續,一種傳承。
寺院的門廊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鮮明,紅柱、黃幔、綠飾交織成一幅靜謐的畫卷。石獅守護在兩側,表情凶悍卻不失莊嚴,彷彿在默默見證著這兩位小僧的修行。地面漸漸清潔,陽光也愈發明亮,仿佛天地都在為他們的勞動而歡喜。
掃塵,是除去世俗的纏繞;除垢,是洗淨心靈的陰霾。在定心寺的晨光中,丹心與朱雀不只是掃地的小僧,更是修行路上的行者。他們用最平凡的動作,完成最深刻的修持。而觀音妙閣前的石階,也因他們的勞動而閃耀著一種不言而喻的光芒——那是清淨的光,是心無垢染的光。
– #掃塵除垢
– #定心寺
– #紅衣小僧
– #佛門修行
– #勞動即修行
– #觀音妙閣
– #心靜如水
– #晨光中的修持
– #寺院日常
– #靜心生活
2025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