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紙呼吸,凍枝敷粉,殘陽淬出紫霰。蒼崖立影,玉角擎輪,光瀑倒流金繭。風神蜕骨,渾認作、緣起靈蹇。任萬籟沉入冰眸,氤氳生滅邊界。
絳衣僧扶杖近,似寒梅初苞,靜破荒岸。時空褶皺,晝夜臍輪,俱在鹿茸紋篆。山河儀典,教碎玉、綴成經卷。待銀漢轉過角梢,捧出新繭。 散文景象
雪地像一張深呼吸後的白紙,灌木的枝頭披着薄霜,反射出落日餘暉的粉紫與橙金。雄鹿立在前景,背向觀者,頭微側,龐大的鹿角像展開的樹冠,把太陽緩緩托於中央,光圈從角間溢出,如同一顆被溫柔捧起的日輪。紅衣小僧靠近鹿側,手握木杖,身形安靜,像一個不語的信徒,與自然同呼吸,同守望。
象徵與意義
雄鹿不只是動物,它是風的化身,是「緣起」的使者。鹿角之間的太陽,像時間被具象化的片刻,穩定而恆存;而鹿自身,代表那瞬息變動的風,帶來因緣的起伏與導引。當生與死在邊緣顫抖,風神的坐騎便在那裡——既是守護者,也是引路人,讓靈魂不再迷失於無邊的雪野。
心緒
站在這幅畫面裡,心會慢慢放軟。冷冽的空氣裡有一種清明,像把多餘的喧囂刮去,只留下必要的光與影。看見鹿角托日,我想到時間不被推擠,而是被承載;想到緣起的風,帶走與帶來,讓每一次離別都可能成為歸來的鋪墊。小僧的紅衣在人間與天界之間畫出一條細線,提醒我們:信念可以很簡單,只需一根杖、一顆靜心。
畫面與儀式
這不是一幅單純的畫,而是一個儀式的瞬間——落日為祭,鹿角為座,風為咒。人與獸共同站立,山脊在遠處默默守候,天地在色彩交織中合唱。若把相片放大,每一處霜晶、每一縷晚光都像是一句無聲的祈禱;若把它緩慢朗讀,則變成一段輪迴中的安頓。
結語
在寶善島定心寺的傳承裡,雄鹿成為吉祥的象徵,不僅守護生命的形體,更護持那在生死間流轉的心。當你再次回看這幅圖,讓它成為一次呼吸的練習:看見時間的恆常,看見緣起的無常,然後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可以站立的地方。
#semtencholing定心寺##dzogchenmeditation#spirituallife
#attainbuddhahoodthroughmeditation
2025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