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霧瀰漫的峨嵋山中,當第一縷陽光輕輕喚醒大地,一縷猩紅的身影赫然出現在懸崖邊緣。這是那位被後人傳頌的紅衣小僧,他的身影似火般熾熱,卻又帶著無比清明的智慧。站在這歷經數百年風霜的捨身崖上,他的心中激盪著一個亙古的疑問:究竟什麼是佛法所倡導的「捨身」?
在冷冽的風聲中,小僧靜坐於崖邊。他回憶起師父曾無數次講述,捨身既是超越肉體執著的象徵,也是以大無畏之心護持眾生的志業。他的心中不斷展開一場辯證:是為了證得涅槃,而必須捨棄自我?抑或是一種無私奉獻的表現,讓眾生得見佛性?在這片刻的對話中,他反覆琢磨著,試圖劃破心中那層厚重的執念,理解佛陀所教導的無我與慈悲究竟蘊含著何等深遠的智慧。他思忖著,若僅僅是為了尋求個人解脫,那麼捨身是否也失去了其利他的本質?還是說,正是因為我們不囿於小我,才能開創出超越生命的宏大意義?
就在這反覆爭辯與自我審視之時,一種穿透雲霧的光明在他心底熊熊燃起。忽然間,他猛然明白:真正的捨身,不僅是肉體與世俗牽絆的拋棄,更是一種心靈的狂喜解放,猶如放下塵囂後獲得的澄明與平靜——那是自由無疆的存在狀態。這一刻,所有的疑惑和猶豫彷彿都在感恩的呼吸中化解,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慈悲與堅定信念。
紅衣小僧猛地仰望蒼穹,雙臂振臂高舉,向天大吼一聲,聲音穿破山巒,震蕩四野。就在那聲吼聲之後,整個峨嵋山似乎發生了奇蹟:濃密繁茂的山林迅速化作一片浩瀚的激流大海,波濤洶湧中又蘊藏著難以言喻的寧靜。那大海彼岸的寂靜,豁然安然,正如紅衣小僧心中那終於獲得解脫與覺知的幸福地。一切痛苦和束縛,在這聲音裡凝結化為永恆的慈悲與自由,宛若海天一色,無盡廣闊。
這一刻,他深知,禪的真義從來不是逃避塵世的紛擾,而是在塵囂之中尋得一片無我無礙的靜土。他以捨身一躍,完成了自我超越的考驗,也讓那古老山崖見證了一顆追求覺醒之心的無畏飛躍。紅衣的光芒映著波瀾壯闊,也映照著他內心深處那最真實、最崇高的信仰。
這篇故事不僅是對捨身精神的詮釋,也是一段通往內在解脫、超越自我的心靈旅程。或許,在你我各自的修行路上,也需要一聲震天吼,打破固有羈絆,迎來心靈的那片廣闊大海。
有沒有哪個瞬間,讓你感到整個世界為你而改變?又或者,你是否也曾經在內心中進行過那場激烈卻深沉的辯證?這樣的探索,總能帶來難以言喻的內在平靜與超脫。
《六州歌頭·紅衣小僧捨身崖證道》
踏蒼苔,披星斗,叩雲關。
赤綃裂,袈裟捲霧寒。
捨身崖,捨身難,捨心難。
火宅三千界,芒鞋陷,佛光殘。
風割面,冰凝磬,露沉壇。
忽見袈裟紋血,分明是、貝葉經翻。
有猿啼絕澗,銜碎鐵鎖環。金頂雷殫。
叩空山。問何為捨?皮囊墜?蓮台現?法舟懸?
捨非捨,身非相,剎那間。
破無明,金剛焰灼雙瞳燦,照破萬重巒。
吼聲裂,千峰浪,萬壑雷。
漫道袈裟化蝶,分明是、碧海崩瀾。
看紅衣颺處,山魄結旃檀,月印千潭。
2025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