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炎陽流火瀉金砂,點滴熨緇袍。
任長街沸語、冰甌幻露,舌底鳴潮。
誰截橙雲片片,墜入雪濤凹。
漫道風鈴易碎,甚香嚴剎那,也著甜牢?
看浮漚生滅,空色兩迢迢。
向人海、提衣深涉,有紅塵、處處煉金窯。
休停駐,聽金剛偈,住亦非住。
炎陽如同金色沙漏,將暑熱一點一滴灑在紅色僧袍上。紅衣不僅是僧侶的衣著,更代表修行者的初心與純粹——在俗世塵囂中,仍要懷抱離欲的定力。
小僧坐在露天茶座的木桌旁,鳥語街聲與人來人往彷彿考驗他的定心。烈日如火,象徵人生煩惱的熾燃;正是在這熾熱中,他學會心如真金般鍛鍊,令煩憂成為覺知的燃料。
他伸手拿起冰橙可樂——冰涼、甜美、清新,猶如五感的誘惑。可樂與橙片化為當下的練習場:在一聲瓶蓋開啟的「砰」響裡,他覺察貪戀;在冰塊與果香交織的刹那,他觀照渴望。
透明玻璃中,氣泡升起又瞬間破散;橙香氤氳而去。氣泡與果香化作無常的化身,提醒他:每一刻的悸動都短暫如煙火,值得珍惜卻無需執念。
當飲盡可樂,空杯佇立在桌面上,映出他冥想的身影。杯空心空,但正因放下,才得自在;正如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空杯不是失去,而是內在圓滿的標誌。
烈日、紅袍、冰橙與氣泡,交織成一場無聲的對話。小僧輕拂衣襟,站起身,邁步進入人潮。此刻,街巷乃他的道場,處處都是修行的機緣。
202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