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衣小僧立澡堂,
平目凝光映舊霜。
鏡裡滄顏形漸老,
舊時如夢沉浮過,
歲月無聲入鏡窗。
人面不知何日變,
唯留心事對微茫。
潔白的瓷磚映照少年僧人的身影,紅袍未染塵埃,他平靜凝望鏡中自己。現實中,他飽滿年輕,肌膚光滑如玉,眼神清澈堅定。然而鏡子反射的是另一種時間的樣貌:枯黃的皮膚、沉陷的眼窩、破舊的僧袍。鏡裡的他,蒼老而沉默,彷彿走過一段漫長而寂寥的人生。
此情此境,正是佛陀所說:「有生必有老,老者形體衰敗,諸根不利,色聲香味觸法皆為苦。」《雜阿含經》中說:「老者,眾苦所集,衰弱骨痛,心意不安。」老,不只是生理的變化,更是心靈的沉重。少年或許尚未身歷其苦,但鏡中的倒影,已提前示現。
鏡子不只反映容貌,它映出的是人生輪迴的無常。一切皆會老去,一切終將腐朽。但在這片黴菌生長的鏡框之中,也藏著覺悟的契機——見苦而知滅,觀老而起離。若能於鏡中識苦,於心中生慧,則老不再是終點,而是通往涅槃的門扉。
202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