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織銀瀾路, 舟橫古松前。
薄衾承夜露, 淡語接茶煙。
歸來山海事, 合掌一潮圓。
感言散文
夜色像一張柔軟的帛幔覆在海面上,滿月在遠處低懸,將一條銀光鋪成回航的路。紅衣小僧在小船的艙前靜坐,雙手合十,眼中沒有遊子的憂愁,只有一種溫和的接待之意。他在漁船旁整理簡單的茶具與薄被,為今晚的訪客預備一盞茶與一席靜語,任海潮輕拍石岸,任松影在月光下緩慢呼吸。
訪客來得不多,也不喧囂。幾句輕聲的問候,像海風帶來的貝殼碎語,落在船板與沙礫之間。談話不急,話語常在未說盡處停住,讓彼此在沉默中看見對方。小僧指間的動作從容而自然,將茶杯遞出時,手掌有月色的冷澀與松香的餘溫交織。當別離的時刻到來,他為客人披上薄布,將船拴牢於那棵彎腰的古松,聲音低而堅定,像海浪一次次告別又回首。
返道場的路在東方露出一抹淺亮時顯得漫長。小船緩緩離岸,石頭的邊緣還留著夜的溫度,海水在船舷低語。當天邊開始鬆開夜的指節,晨光透過稀薄的霧,為松針披上一層淡金。定心寺已在遠處落入視野,寶殿的屋脊在微光中輪廓分明。剛到寺口,晨鐘先於影步響起,那聲撞鐘穿透薄霧,帶著鐘皮的厚重與時間的清晰,將整個清晨扣成一節。
小僧沒有立刻跟進晨課。他在船上靠著松幹,讓仍未褪盡的寧靜在胸中散開,閉目養神。海風帶來鹹潤與遠處漁村的微響,他聽見自己呼吸的節拍與海的慢語,像是把一夜的喧鬧與孤寂都輕輕放回原位。當鐘聲再一次從寺內傳來,較先前更顯沉穩,他才慢慢起身,整理衣襟,步向返程的石徑。
踏入寺門時,晨課剛好結束,僧侶們在鐘聲後的餘音中互相點頭致禮。小僧的腳步輕而堅定,他在佛像前低首,將一夜的潮聲與訪客的話語收藏於心。那一刻,海與山、夜與晨在他的胸中合掌,成為一個完整的輪回。報到只是形式,真正的回歸是在那調伏下來的呼吸裡,在他靜默中逐漸平穩的心。
2025年10月28日